时间:2013-08-21 16:23:00
“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
在临沂,“朱老大”品牌的水饺、糖葫芦可谓家喻户晓,创办人朱呈镕生活中也被称呼为“朱老大”。10月17日,记者走进了朱呈镕“兵”味十足的办公室。
“我从1999年就开始拥军,2010年我又制定了一个拥军五年规划——走遍中国边陲。”朱呈镕兴致勃勃地说。
一个女企业家,如此痴迷于拥军的动力是什么?
“拥军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朱呈镕说,“我最初创业,就是受到红嫂精神的洗礼。”
1998年,朱呈镕从临沂市毛毯厂下岗,就在那时候,她在电视上看到了“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事迹,被她们几十年如一日拥军支前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朱呈镕下定决心要创业。
1999年,在一次拜访红嫂回来的路上,她买下了一位“老八路”2万多斤山楂。家里人说她穷折腾。经过数百次实验,无核夹心冰糖葫芦终于面世。她取名“朱老大”,“意思就是要当老大,做出个名堂来。”
当初的一个善念,没想到换来风生水起的生意。后来,朱呈镕频繁走入军营,发现战士们吃饺子并不容易,就办起速冻饺子厂,“朱老大”水饺很快热销山东各地,并先后捐赠到大江南北的数百座军营里。
“妈妈式”拥军 爱在细微处
朱呈镕很细心,说话也很温柔,“我拥军是‘妈妈式’的,用心去温暖每一个战士,我有一个梦想,拥军永远不下岗,拥军永远不退休。”
沈阳军区某部一位名叫张广奇的战士是朱呈镕近年来认下的一名“兵儿子”。10月16日,记者见到了这个20岁的小伙子。
张广奇的父亲早亡,母亲在他入伍前5天也与世长辞,母亲临终前说,把儿子交给谁她都不放心,只有交给部队才安心,验兵时张广奇年龄小了5个月,就是因为他母亲的一句话,这才破了格。来到部队后,张广奇表现突出,很多人并不知道,他身上还背着10多万元的债。
朱呈镕在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赶到大连,毫不犹豫地帮张广奇还上了这笔巨款。已经在部队历练得十分刚强的张广奇哭得像个孩子,喊出一声:“妈妈!我又能喊‘妈妈’了……”
去年2月,朱呈镕来到地处中朝边境的吉林省军区白山军分区某边防团,这里有一个至今没有通高压电的哨所——维东哨所,只有8个战士。
听说兵妈妈要来,战士们第一天晚上走了3个小时,到温泉去煮鸡蛋,第二天凌晨4点再从哨所出发拿回鸡蛋。当战士们把热乎乎的鸡蛋递到朱呈镕手中时,她边吃边流泪。有一个年轻的战士说:“本来不想继续在这当兵了,妈妈讲述的红嫂的故事感动了我,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