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9-30 14:52:00

中国海军网讯 特约记者蔡吕良、王庆厚报道:红艳艳的鞋垫千人织,热腾腾的水饺亲手煮。听着红嫂拥军爱军的动人故事,新兵个个泪花流。这感人的一幕幕出现在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新兵营。9月30日,“沂蒙新红嫂”朱呈镕带着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从临沂驱车数百公里,带着500斤水饺、1000双鞋垫,为刚刚穿上海军蓝的新战士送温暖,鼓励他们从军报国,立志成才。
沂蒙红嫂的动人事迹诞生于解放战争年代。半个世纪过去,流传于沂蒙大地的这个伟大母性群体,仍以特有的拥军爱军精神,激励一代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作为新时期的红嫂代表,朱呈镕拥军行程超过10万里,送出鞋垫3万多双、水饺100多吨,作报告130余场,组织文艺演出60余场,累计捐赠款物达300余万元,认下1000多个兵儿子,被誉为“沂蒙新红嫂”。
新兵拍红了手掌,眼里浸满了泪水。在刚刚结束训练的操场上,朱呈镕认真地向新兵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老红嫂和新红嫂的支前拥军事迹,从革命战争年代讲到和平年代,从沂蒙母亲王换于讲到“永远的新娘”李凤兰。在讲到自己“非典”期间慰问小汤山医院,冒着雪灾给战士送水饺时,新兵无不为朱呈镕对军队的深厚感情动容。来自山东临沂的新兵李翔感动地说:“我是听着红嫂的故事长大的。今天现场见到朱妈妈,听她的爱军拥军故事,我感到自己能穿上军装很光荣。”
走进新兵宿舍,看到一张张被烈日晒黑的脸庞,朱呈镕忍不住上前拉住新兵详细询问“训练苦不苦”、“想不想家”,希望他们好好训练,早日成为合格的战士。随后,朱呈镕拿出沂蒙红嫂针织的红鞋垫,鞋垫用红布织成,正面是金色丝线刺成的“军爱民、民拥军”6个大字。小小的一副鞋垫,发源于沂蒙红嫂为解放军战士缝军衣、做军鞋,密密针缝中全是老百姓的爱军情结。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新兵手捧着鞋垫,围着听朱呈镕深情演唱脍炙人口的《沂蒙颂》,不约而同地鼓掌打起节拍。在动人的旋律中,新兵稚嫩的肩膀,似乎感受到了来自老百姓沉甸甸的重托。
大队政委唐秀来告诉朱呈镕,来自河南商丘的新兵小王自小家庭变故,由姑姑一手养大。她主动找到小王,向其征询愿不愿意认下“兵妈妈”。看着朱呈镕渴求的眼神,小王眼含热泪,一声忘情的“妈妈”,与朱呈镕拥抱在了一起。
相聚有散,军民鱼水情无尽。临别时,新兵拿出一面“情注入伍新兵,爱洒水兵摇篮”,向朱呈镕一行致敬。毕业于青岛理工大学的新兵孟福伸深有感触地说:“书上得来总觉浅。今天的活动,让我明白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义,理解了作为军人的使命担当。”
转自:中国海军网
